电子邮箱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会 员 查 询
会 员 申 请
泉州名人家训 迄今警醒世人
来源:泉州网 | 作者:吴拏云 | 发布时间: 2018-05-22 | 28095 次浏览 | 分享到:

李五:

乐善好施垂青史

李五,原名李英,字俊育,号自然,生于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卒于明天顺元年(1457年)。乡人以排行论,称其为“李五官”,以致于后来知道他真名的人越来越少。李五是明代泉州府晋江县二十九都凤池乡(今晋江市池店镇池店村)人,为该村李氏三世祖。他一生历经八朝七帝,终生未仕,始终以商人的身份拼搏、活跃在明初的地方历史舞台上。

捐修六里陂水利工程,修吟啸桥,畅通泉安平大道,重修洛阳桥,创建桂岩书院……李五为后世留下善迹无数。凭着兼济天下之心,李五晋身名垂青史的大慈善家,为后世所铭记。他“气度迥异,不阶先业,能以富盛甲诸邑;抚兄孤女,厚妆遗之;恤穷赈饥,趋人之急,甚于己私。”其个人事迹可见诸古代官方编订的《泉州府志》和《晋江县志》。

说到李五的善举,不能不提他在浙江宁波鄞县“舍糖灭瘟”一事。明正统九年(1444年),李五贩糖至浙江宁波。一天,李五听闻鄞县买糖者暴增,便调运大批自己生产的“凤池糖”至当地销售。当李五来到鄞县后却得知,此地正值瘟疫肆虐,民多疾忧。百姓盛传只有服用泉州产的“凤池糖”才可治病,一时间糖价猛涨,“凤池糖”成为抢手货。按常理,商人一旦遇到这种千载难逢的赚钱“良机”,岂肯轻易放过。然而,在面对这种“商机”时,李五的良知没有泯灭,在赚钱与救人之间,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为了让没钱买糖的穷人也能得到及时的救治,李五当即决定舍糖。他在当地交通便利之处找到一口水井,每天将糖倒入井中,任民众自取服用。不久之后,瘟疫果然被根除,鄞县因李五施糖而重享安宁。鄞县的人们世世代代将李五舍糖的那口井称为“恩公井”,直至今日,此井仍存。

在晋江有众多与李五有关的遗迹,如凤池李氏家庙、李英九落大厝、李五纪念馆、福海堂、李五陵墓等。明正统六年(1441年),明英宗为表彰李五捐巨资修桥的善举,钦赐“乐善好施”匾,此匾悬挂于晋江凤池李氏家庙中。“乐善好施”四字也成了李五传予族裔的最简明的族训了。

公告
更多>>
活动
更多>>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