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搜索
协会动态
您要复制的内容
复制
取消
新闻中心
您要复制的内容
复制
取消
公告
您要复制的内容
复制
取消
活动
您要复制的内容
复制
取消
根书古琴
您要复制的内容
复制
取消
传统文化
您要复制的内容
复制
取消
非遗保护
您要复制的内容
复制
取消
会员园地
您要复制的内容
复制
取消
政策法规
您要复制的内容
复制
取消
旅游文学
您要复制的内容
复制
取消
文 化 传 承
现场抽奖活动
>
30年后再回乡:用我10年,换你新生
30年后再回乡:用我10年,换你新生
来源:
花巷
作者:
fjcvfjcv
发布时间 :
2017-11-20
33293
次浏览
永春仙夹后山的永春工
听说:乾隆年间,皇上召集各地木雕艺人进京比试,最后,浙江东阳的木雕师拿了第一,永春的木雕师拿了第二,从此,浙江的东阳工和福建的永春工名扬天下,到了民国晚期才逐渐没落。
集木工和漆艺为一身的永春工,48岁的永春东平人李海生不仅见过,还差点结下一段师徒缘。这名永春工惊异于他的绘画天赋,"三顾茅庐“欲收他为徒,最后却等了足足30年
。
一
从前,永春人结婚,家里条件还过得去的,一定得请来西向的永春工到家里做大漆。“西向”指的就是仙夹镇。昔日闻名的永春工,常被请到尤溪、大田等地做工。山后村村长郭金贵也是一名漆艺艺人。他说,现存永春工最集中的,就是仙夹镇的山后村和龙水村,在他们山后,少说也还有100多名老手艺人。
“你看它的雕工,很精细,还贴了金,这就是永春工的工夫!”从包裹的厚报纸里,李海生小心地取出一件清代床构件,这是做古董的朋友送他的,虽然金漆有些剥落,但花鸟相伴,煞是好看,他说得眼睛放光。
贴金的工艺
李海生对永春漆艺的着迷,也许在小时候喜欢画画起就萌芽了。在永春八中读初中时,因为喜欢画画,美术老师就把学校画室的钥匙给了李海生,每天下午放学后,同学们都回家了,他一个人跑到画室里画,没钱买笔和纸,老师统统提供。
但父母并不看好儿子喜欢画画这件事。他的书本下总是垫着画纸,一看大人走远了,就抽出来画几笔,被父亲发现,就要被揍一顿,画也被撕了。有一回,李海生的画在县里拿了二等奖,奖品是一个书签,他都不敢拿回家。
李海生和他的绘画作品
有一天,哥哥结婚请来一位50多岁的永春工,在家里吃住半月,师傅画画时,李海生就一直站在背后看。有一回,他看到师傅对着一个范本画着花,他觉得跟册子里画的不一样,就大胆地说出来。永春工自画自的,不吭声,他不甘心又说了一遍,这下可恼了师傅。
“你这死孩子,你哪里懂!”
“明明不一样嘛!”
“要不你来!”
李海生当真拿起画笔,画了几笔后,师傅的神色就缓下来了,甚至有些欣喜。住家的这段时间,师傅听闻李海生不想读书想学画,刘跟李海生的母亲求情,让李海生跟着他外出学艺,但母亲哪里肯,一心只想儿子好好念书。
李海生和他的绘画作品
没想到,这名永春工收徒之心不死。第二年,他要外出做工前,又专门来了一趟李海生家。他说,别人家的小孩学艺要三年才能出师,但李海生天赋高,马上就能算一点工钱。李海生的母亲仍不肯。第三年,这名永春工“三顾茅庐”,但李海生已经到厦门上学了。后来,李海生找过这名永春工,但再也找不到,这是后话。
初中读完,李海生就再也不肯去读高中了。父亲为了让他屈服,就让他去挑砌墙的土坯。李海生挑了整整一周,肩上皮破血流,母亲看了,眼泪马上流出来了,就劝他别犟了,去念书吧。
李海生告诉父母,要读书可以,但得让他学画。最后,顽固的父亲终于松了口,看到儿子画画,也再没撕过。17岁,在永春八中高一没读完,李海生就考到厦门的福建工艺美术学校(现为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主修国画。
日月蛋壳漆画
二
人民大会堂的福建厅正面墙上悬挂着一幅《武夷之春》巨型漆画,由时任福建工艺美术学校校长陈文灿主持创作完成。李海生说,1991年,福建省政府打算复制这幅漆画到福州西湖大酒店高级接待厅,这个任务又落到他们学校。
当时,学校并没有开设漆画专业,但是有几名永春籍的老师,李海生和几位同学从大一开始,就跟着这些老师学习,接触过磨漆画。最后,大四时,李海生和全班同学一起完成了《武夷之春》巨型漆画的复制。
永春漆
毕业后,李海生留在了厦门。为了生活,他进公司当了美工,超市货架设计、装修设计、建筑模型、环境设计等等,都做过。
直到2007年,李海生决定放下一切,去追逐自己的艺术梦。此后3年里,为了逃开外界的纷扰,他坚持不用手机。一开始,他总会坐立不安,但他忍了下来,在家里一心创作。从事雕塑的妻子也支持他的决定,她告诉他,不要去追逐有钱的日子,什么豪宅和豪车,这都不是他们该去向往的,最重要的是要过自己喜欢的生活。
2015年,李海生和一个师兄一起在福州靠近闽侯的地方开了一个工作室,占地10亩。原本,他的事业才要步入“正轨”,却有人向他伸出了橄榄枝。时任仙夹镇党委书记的林仁璋,知道李海生擅长漆画,就多次动员他到山后村,帮忙筹建漆艺馆。
一开始,李海生是拒绝的,毕竟已经有了一个这么大的工作室,自己的艺术梦才开始要实现,怎么能放下一切回到山上?但是,耐不住林仁璋再三劝说,又想到传统漆艺或许能和学院派结合时,尽管难度很大,可他决定放手一搏。
就这样,去年,带着简单的行李,李海生再一次“逃离”了原定的轨迹,独自跑到海拔560米的仙夹山后村。一晃,都快2年了。
过滤大漆
三
山上的日子,规律、寡淡,却别有滋味。
6点起床,烧水泡茶,锻炼,吃饭,然后写书法,画画。9点开始,就埋头开始做漆艺。中午,做午饭,然后午休1小时,到下午继续做漆艺。晚上,看点书,画点国画,10点多就准备睡觉了。
“很多人问我,怎么呆得住?我觉得很奇怪,因为我很享受这样的生活!”留着长发,李海生看起来比同龄人小,身上散发着艺术气息。他说,以前他是光头,5年前母亲过世,为了纪念她,他才蓄发。
要建漆艺馆,就得每天和村里的老艺人打交道。李海生回忆,一开始时很难交流,老人们都想不通,他为什么要到村里,甚至有人觉得他是来偷艺的。“每个老艺人都有安身立命的绝招,轻易不会教人的,所以必须拿出作品来征服他们。”
于是,李海生创作出漆镯子,把蛋壳剪碎,再在上面拼接花鸟图案。传统的永春漆篮他也想办法突破,同样是蛋壳,再加上漆粉,做出来的花纹更多层次。看了李海生做出的东西,63岁的老艺人郭邦腾赞不绝口,“很有创意,我擅长绘画上漆,但是像李老师这样贴蛋壳我可不懂!”
山后漆艺馆,是初定的名字。它是由山后小学改建的,目前正在抓紧装修。馆共两层,今后至少可以容纳数百件漆艺作品,除了会有李海生的创作,绝大多数出自山后村上百名永春工之手。明年,李海生还打算开培训班,给山里的老艺人们上课,教他们新的技术。他想,只有这样,才可以保留传统永春漆艺的同时,赋予它新的生命。
李海生并不急于一时,他有几幅画,前前后后画了10年都没画完。带给永春漆艺新的生命、产业化、打造轻奢风……他的目标有好多,他已经打算在山上至少呆10年,慢慢地、用心地做好这件事。
本期文字 / 张帆 图片 / 田米
上一篇:
中国社会学会社会福利......
下一篇:
资讯|第三届海丝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