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文化网讯(林月如)为贯彻福建省泉州市“强基促稳”三年行动工作部署,切实提升城市秩序管理水平,今年6月起,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创新“自选动作”开展“共建美好古城”城市秩序整治提升“5+1”行动。行动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矛盾问题集中的停车乱收费、重点区域占道经营、共享单车乱象、非法运营人力三轮车、农贸市场秩序混乱、强化市民共建共享意识等六大领域开展整治。加大秩序管控力度,在项目化推进、网格化整治、精细化管控、智能化保障、制度化巩固五大方面狠下功夫,完善小网格大民生的社会治理模式,群众参与城市管理事务程度明显增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初步形成。
项目化推进,破解痛点难点。鲤城区通过线上线下结合问计于民,深入一线调研,找准整治关键措施,确定任务清单,压实工作责任,项目化推进长效管理。如停车乱收费专项行动,在全面摸排的基础上,采取多部门联合开展现场集中整治措施,先后取缔鲤城区金池巷(泉州市第一医院后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大门对面、东街元妙观等24个群众反映强烈的“黑停车场”,清理一批路障和违法搭盖,行政拘留2人,对辖区停车场收费进行规范性核查,发布停车场白名单并对限停区域加强管理。
精细化管控,规范管理要件。鲤城区坚持问题导向,根据管控实际需求,规范升级城市管理软硬件系统,打破管理灰色地带,配套出台精准管控措施。如共享单车乱象专项整治中,根据道路宽度、通行需求和人流量,组织对古城15条主次干道完善4000个非机动车停放区域标志标线,并以此为标准统一辖区各类型共享单车电子围栏,引导市民在指定地点停放车辆。
在占道经营专项整治中,一方面采取在各大市场周边划定经营线、专人定岗严格管控、错时管理、增设花箱挤压占道空间等方式“堵”,严厉打击屡教不改的“钉子户”;另一方面加大宣传教育,引导市民自觉抵制“马路市场”,并设置便民服务点8处890个摊位“疏”,引导零散、无序的流动摊贩和网红摊点进店经营。
网格化整治,强化基层力量。鲤城区探索实行城市管理“1+X”全新模式,在原有市容环卫网格基础上优化升级,将中心城区划分为342个网格、配备897名网格人员,以街道社区网格责任人为召集人,城管、公安、交警、共享单车企业等网格人员协作联动,简化问题流转环节,确保问题发现及时、落实解决及时。同时配套出台考评奖惩制度和督察制度,保障新模式落地生根。目前,已累计办结五大整治问题1376项,解决了一批长期困扰社区的整治难点问题。
智能化保障,整合数据平台。搭建鲤城区城市秩序“微网格”管理平台,整合多部门视频监控及管理平台资源,优化部门间、部门辖区间联动渠道,打造城市管理大数据统计及分析系统。利用天眼监控对共享单车企业违规投放车辆行为进行取证,开出12张责令整改通知书并进行处罚,将违规投放的宁波小遛单车清退出鲤城辖区,将运维能力不足的OFO单车列为重点管控对象。提升农贸市场监控数字化系统,让老市场搭乘信息管理快车焕发新活力。
制度化巩固,打造共建模式。鲤城区注重树立品牌形象,理顺部门间管理交叉环节,打通案件互通流转环节,并将整治中的好经验、好做法上升为制度,达到整治一项规范管理一项的目标。
同时,该区着力提升市民共建共享意识,探索基层自治管理模式,实行“街巷长”“党员+巷长制”管理模式,发动在鲤的16支志愿服务队和“城管志愿监督员”参与“5+1”行动,将管理触角延伸至街头巷尾,全力打造“城市治理+公众参与”新模式,努力让小巷“面子”好看,“里子”更有内涵。
老城向新区,盆景变风景。鲤城区认真总结中心城区整治经验和做法,并深入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于2019年10月,将整治面扩大覆盖到江南新区,坚持实事求是,深入调研分析新区城市管理新特点、新难点,围绕交通秩序、环境卫生、共享单车、便民摊点和农贸市场秩序五个领域乱象精准实施打击,着力增强新区城市管理功能,提高新区群众获得感,力争通过两个月的集中攻坚使鲤城新中心城市形象有一个大的转变和提升,达到新老城区同频共振,共建、共守、共享“美好鲤城”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