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戏真好看!”日前,在南安市水头镇西锦村高甲戏《洛水吟》的演出现场,看着台上演员们的精彩表演,60多岁的老戏迷吕先生不禁击节赞叹。当天,由南安市高甲戏剧团根据闽剧经典《洛水吟》进行再改编、再创作的高甲戏剧目,让水头镇西锦村村民们感受到了不一样的高甲戏魅力。
“年底这段时间几乎天天有演出,今年我们已演已订的戏已经有近300场,明年的戏也订出去100多场了。”演出现场,南安市高甲戏剧团团长张芳颂铺开一张填得满满的日程表,回想起南安高甲戏跌宕起伏的发展经历,不禁感慨万千。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作为福建省“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南安高甲戏如中国其他剧种一样历经历史浮沉,而今在各相关力量的推动下洗尽铅华,从容回归到传统文化的本真。
“戏公祖”洪埔师
20世纪70年代末高甲戏民间演出盛况
2017年南安市首届高甲戏剧文化节演出现场
基础 特色文化培育丰厚土壤
每到傍晚,前往南安市水头镇五里桥文化公园运动、散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除了天气不佳,每天下班后,在水头工作的吴女士都习惯到公园走走,“五里桥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五里桥文化公园建成之后,在这里漫步感受五里桥文化,让我有种穿梭时空的感觉。”
五里桥文化公园不止有休闲运动等功能,依托五里桥的历史文化底蕴,水头镇还打造了“水头镇五里桥文化教育基地”, 成功举办“石上春秋 五里乡愁”五里桥丙申诗会,目前已经接待参观学习人员10多万人次。
“水头镇是南安市第一经济重镇,我们经济发展了,文化建设不能落下。”据水头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镇深挖细化了“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群众文化”“石头文化”等四大文化,除建设五里桥文化公园等文化场所外,在“元旦”“春节”“中秋”“国庆”等重大节日期间,还会通过组织编演广场舞比赛、舞狮、南音汇演、腰鼓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切实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水头镇基层文化的发展状况正是南安文化繁荣发展的真实写照。”南安市文体新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该市通过举办广场文化艺术节、民营职业剧团展演、青年歌手大赛,积极培育社区文化、家庭文化、广场文化等特色文化,涌现出了美林街道“激情广场”、官桥镇“乡村大舞台”、中骏·四季家园“青少年书屋”等一批群众性文化活动品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得到满足的同时,也为南安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培养了丰厚土壤,而其中以高甲戏的发展尤为突出。
南安市石井镇岑兜村“高甲戏兴趣班”的孩子们跟老艺师学艺
发源 南安岑兜村“十家九戏”
高甲戏系以地方戏为主的“宋江戏”发展而来,后由洪埔在保留“宋江戏”原有乡土特色和武打的基础上,将其改造成有戏文故事、有固定曲牌、有特定表演程式的一个独立剧种。因此,洪埔被奉为“戏祖师”,被列入《中国戏曲志·福建卷》“传记”的首篇。
每逢农历九月二十,来自各地的高甲戏剧团都会派代表前往“高甲戏发祥地”——岑兜村祭拜“戏公祖”洪埔,并与当地的老艺师相互研讨高甲戏技艺,升华戏艺。
岑兜村自古有“十家九戏”(十家有九家从事高甲戏)之说,是名副其实的“戏窝子”。 也正因为岑兜高甲戏师傅的传习,在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高甲戏得以迅速发展,泉州、南安、晋江、惠安、安溪、永春、德化、同安等地有多达400多个戏班。
高甲戏以明是非、辨善恶、接地气的戏曲特色,根植于民间百姓当中,深受群众热爱。2006年,高甲戏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岑兜村被认定为高甲戏发祥地。
《大汉魂》演出剧照
荣耀 受邀赴京作汇报演出
作为高甲戏发源地,南安高甲戏艺术在21世纪到来之际,迎来了其历史的巅峰。
1994年,《大汉魂》荣获全国专业戏剧艺术的最高奖项——中宣部“五个一工程”提名奖并荣获“文华新剧目奖”和“文华导演奖”;1999年,《浮沉记》荣获中国第六届戏剧节曹禺剧目、剧本、导演、演员等5项大奖,《洪承畴》斩获国内戏剧各类大奖。特别是1994年10月,南安市高甲戏剧团受文化部邀请到北京献演,轰动一时。2000年和2004年两度被文化部、人事部评为“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这是福建省首个获此殊荣的剧团。
走进南安市高甲戏剧团办公室,就可以看见一面贴满了各类奖状以及中央、省、泉州市等各级媒体报道剧团演出盛况的荣誉墙,向人们诉说着高甲戏经久不衰的魅力和璀璨夺目的辉煌。
彼时,高甲戏呈现出百花齐放发展态势,除南安高甲戏剧团外,还涌现出了诸如南安民间实验高甲戏剧团、菊江高甲戏团、新同春高甲戏剧团等比较突出的民间职业剧团,获得的荣誉也数不胜数。这些一直活跃在基层的农村民营职业剧团,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随着无数泉州儿女远赴异国他乡奋斗打拼,南安高甲戏也随之漂洋过海,在东南亚、台港澳地区落地生根,成为他们与祖国情感连接的有力纽带,见证了与东南亚诸国家的文化艺术交流、人民友好往来的历史。如今,高甲戏影响力历久弥新,南安及各地的高甲戏剧团每年赴海外演出场次依然达80多场。
高甲戏省级非遗传承人李龙抛在高甲戏发源地南安市岺兜村前教习年轻演员
传承 建立扶持发展的政策体系
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原本盛极一时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新兴传播媒介的兴起及经济大潮的冲刷下逐渐黯然失色,南安高甲戏也面临传承发展的阵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兴盛”,面对窘境,南安市自觉肩负起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将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纳入《南安市“十三五”文化改革与发展专项规划》,制定了《关于保护和传承南安地方戏曲的实施方案》。一场自上而下扶持传统戏曲发展的行动在南安拉开序幕。
2012年,推动南安市高甲戏剧团实行转企改制,注册成立南安市高甲戏剧团有限责任公司,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南安市政府专门拨出800多万元支持剧团转企改制工作,增强剧团发展后劲。
2013年,开始制定实施政府购买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送戏下乡公益性演出。
2015年,实施百场送戏下乡公益演出活动,《制定南安市购买公共演出服务(高甲戏)实施方案》。该惠民政策比国务院《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精神“加大政府购买力度”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等部门关于做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意见的通知》早两年开始组织实施购买公共文化服务。
……
面对政策利好,南安市高甲戏剧团为自己谋划了一条未来之路——坚持“两脚”走路:一“脚”积极拓展市场,立足草根戏台,排练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戏剧;一“脚”进行精品艺术创作,积极参加各类专业性戏剧会演,达到以市场艺术来供养精品艺术,以精品艺术激发市场艺术的双向作用。
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受益的不仅是各高甲剧团,还有南安普通的老百姓。2015—2017年,南安安排送戏下乡100场,惠民演出遍及26乡镇街道221个村社区,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至今南安市高甲戏剧团已开展送戏下乡文化惠民演出240多场,民营职业剧团演出60场。
南安高甲戏文化惠民演出
创新 古树开出勃发新枝
成立南安市高甲戏艺术传承保护中心、大力培育民营职业剧团、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实施新生代演员培养工程、大力开展精品剧目创作……
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古树新枝的生长,不仅需保留传统文化的典雅韵味,更需推陈出新开拓新的滋养土壤。在南安,全方位的创新举措让人看到了传统文化不一样的发展路径,也感受到一派勃发的生机。
南安市高甲戏剧团通过新生代演员培养,目前已形成老、中、青三代演员梯队,卓江州、黄幼婷荣获第十二届福建省“水仙花”戏剧奖优秀青年演员铜奖。
在中小学开设传统戏曲兴趣班,培养中小学生从小爱好传统戏剧艺术,学生们对传统戏剧兴趣愈发浓厚。南安石井岑兜村开设的高甲戏兴趣班,高薪聘请了专业艺师现场教学,培育出一批高甲戏新苗。
《玉石碑》《包公造铡》《康王告状》等一批紧扣时代脉搏、反腐倡廉、弘扬社会正能量精品剧目推出,深受观众喜爱。2015年获得文化部、财政部优秀基层戏曲院团奖励50万元。
大型高甲戏《郑成功》获得荣誉等身: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暨泉州市第三十二届戏剧会演剧目、剧本、导演、音乐、舞美、演员6个单项奖;福建省第六届艺术节暨福建省第二十六届戏剧会演剧目、舞美、音乐、演员4个单项奖。
南安高甲戏创新发展的成果在今年7月份得到集中呈现。7月21日,南安市戏剧曲艺家协会正式成立,当晚,为期七天的首届高甲戏剧文化节在南安人民会堂拉开帷幕。文化节上南安各高甲戏剧团精英汇聚,精品剧目轮番上演。台上卖力演出,台下各年龄层次的观众则如痴如醉,身心已然和戏交融在一起。
数据显示,南安现有31家民营职业剧团,从业人员近千人。每个剧团每年演出场次几乎均在200场以上,每场按平均500名观众计算,观众数达310万人次以上。
“党的十九大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让南安高甲戏曲文化事业‘活起来’、‘火下去’是我们的责任。”南安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当下,该市积极落实文化惠民各项措施,持续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以高甲戏为代表的各种优秀传统文化又在南安悄然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