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沿海的东山岛,咸腥味的空气到处弥漫,海碱腐蚀年久日长对房屋木制飞檐的橼头产生威胁。聪颖的工匠在劳动实践中发明了用于保护飞檐橼头的瓦当,并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出融实用性与艺术性于一体,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相结合的瓦当书法艺术。外貌古朴简拙的瓦当,让橼头免受了风雨侵袭,延长建筑物寿命。那美妙、生动的图案、文字,如同曼妙的音符弹奏出一曲曲温馨吉祥之歌。
瓦当主要功能作用在于防水、排水。笔者在东山岛的寺庙祠堂及诒榖堂、燕翼堂等古民居走访中,发现年份最早的是2008年从东山苦菜寺出土的约于明代成化年间的褐色无釉瓦当,其余大都是清朝中叶以后及民国年间的青色泥质灰陶瓦当为多。现存的这些瓦当纹饰有图像纹、图案纹和文字三种,且以青龙纹、朱雀纹、寿字纹、牡丹花等最为常见;文字线条刚柔曲直,方峭流美,浑然天成,不仅掩饰了石砖的硬度和冷峻,而且让僵硬的屋檐变得更加温馨吉祥,升华为颇具人文色彩的建筑艺术品,从而对探究东山岛的人文历史、建筑工艺等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闽南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文化,在历史变迁中,历经沧桑,始终情系中原传统文化。作为中原士族后裔的闽南人,特别注重“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观念且深入人心,尤其重视儒家文化、农耕文化与海洋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无论大到土木建筑,小到瓦当滴水,还是民间信仰、婚姻家庭、语言歌谣、饮食习惯以及建筑风格……无不受到海洋文化的渗透与影响,至今仍可从中领略到中原文化的余韵。
明末清初是闽南人开始大规模海外移民肇始。不少闽南人漂洋过海,移居台湾或东南亚等地区,其中台湾成为闽南人移民的主要聚集地。人类的迁徙是文化迁移扩散传播的途径。先民们入台的同时也把家乡的农耕技术与闽南文化传入台湾,对台湾社会的文明进步与经济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构成台湾当地文化的源流。就连寺庙上滴水瓦当和五彩斑斓的剪瓷雕都基本保持一致,充分体现了闽南的文化意识、生活意识以及崇儒风尚、精神追求、审美取向等文化在台湾的广泛传播,印证了闽台两地在文化信仰上的同根同源,一脉相承。
东山岛是个海洋大县,自古人们尤为注重吉祥图腾和信仰崇拜。瓦当作为一种优秀的民间传统工艺,寓意深远,它与石敢当、风狮一道,被衍生为具有“镇宅吉祥”的吉祥民俗意义,并被艺匠们最大限度地艺术化,广泛应用于建筑艺术之上。吉祥文字、花草图案,一一被移植到瓦当中来,令人感觉到自然、随意、奔放的意趣,流动着一股祥和的韵律,表现出东山人对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的追求。在东山关帝庙,这座史传为清道光年间太子太保王得禄捐修而得名的太子亭,似亭似门,非亭非门,无门闭启的宫殿式楼亭,颇具至尊至上,壮观气派的传统古建筑特色。而那青龙、朱雀、牡丹青瓷瓦当,自然雅趣,至今仍透显出灵性和魅力,透射着永不淡化的人文韵味和艺术光彩,成为独具一格的建筑艺术精品。
瓦当,匍匐在屋檐上,像一串串美丽的珠链横列于建筑物的檐端椽头,整齐划一。它是泥土与火的合成,是久远的文化沉淀,更是我们独特记忆里的承载者。瓦当,在风雨飘摇中度过一个个春夏秋冬,守护着如同海岛夜晚般静谧安详的青灰梦。当我亲眼看到这些或残缺或被土侵风蚀的斑驳瓦当,使我倍感东山岛悠久人文历史的凝重。时至今日,瓦当仍在现代仿古建筑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