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藏,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热”点。其实,这个“热”,自古已然。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秦始皇焚书坑儒,大量珍贵的文明遗产被毁,是孔子的后代不顾杀身之祸,收藏了大量的古籍,包括《论语》,才使古代灿烂文化得到发扬、光大,为民族保存了辉煌、完整的文化。
近年来,各地掀起了一股集藏热潮。集藏被当作积淀文明、启迪智慧的文化活动,随着社会的进化和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出现了新的热潮,从军外百姓到军内青年,集藏的范围越来越广,从火花到火车头。这是社会文明的一大标志。
说到集藏,人们往往想到集邮。有报道说,我国目前的集邮爱好者已超过几千万,几乎各地都成立了半官方性质的集邮协会,而有一定集藏规模的、注册的正式会员已超千万;更有报道说,世界人口中有百分之十的人在集邮。军内拥有多少集藏爱好者?尚没人做过统计,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集藏大军已经形成。
闲暇之余,笔者曾问喜集烟标的某部招待所战士小傅,为何迷上集藏?他说,紧张的军营生活之余,欣赏一下历尽千辛万苦得来的藏品,或是众多爱好者聚在一起切磋、交流,是一种莫大的享受。有位肩扛中校军衔的干部,他常在星期天到驻地一家造纸厂,在为数不多的信封上找邮票,他说,有时能找到意想不到的邮票。笔者了解到,他入伍后就开始迷上了集邮,收藏了不少珍贵的邮票,如“文革”中的错票“全国山河一片红”等。有位老乡对笔者直抒己见:集藏不仅可以陶冶性情,还可以为紧张的军营生活增添些许情趣。笔者遇到了喜好图片集藏的战士小孙,他一下子拿出了7本十六开的大日记本让我看,除了图片外,笔者还发现小孙已拥有了其他集藏者所缺乏的“功底”——垂恋叠嶂的奇峰雾水下配上一首颇有情趣的小诗;虎气生生的训练场旁抒上几行壮志凌云……,那一幅幅图片和内心的独白,把笔者带到一个高尚的境界。小孙自豪地对我说,通过这种“画配诗”练习,他的文学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已有七、八篇作品被地市级的报刊录用。
集藏作为一种有益的自娱活动和业余爱好,有助于学习、工作和生活,有益于身心健康,但如果产生了变异、扭曲的集藏心理,那就会走入集藏的误区。在驻地的一家邮票交易市场,笔者见到一位操外地口音的小青年行家似地推销邮票,每种邮票的市场价格他张口就能报出。闲聊中,得知他是附近部队收发室的收发员。他说自己是个集邮爱好者,几乎到了着迷的程度,节假日来集邮市场转转。见别人倒卖邮票发了财,他也跃跃欲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