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人在说一句看似没有道理,又感觉很有道理的“至理名言”时,总要加上一个前辍来:“鲁迅曾经说过……”这并能表示什么,但至少肯定了鲁迅在文界的地位之高。
如果说马克·吐温是美国最为出名的讽刺小说家,那么鲁迅一定无愧为讽刺手法的代言人。鲁迅的文章言辞可能不够华丽,手法也不够繁杂,但写出来的文字,一定能够直入人心,一针见血地指出那个时代社会的黑暗腐败,只有这个方面够,才能显出鲁迅曾当过医生的踪迹来。
或许有人会质问:凭什么会写几个烂字讽刺社会就能够成为文学大家?但要知道,在当时要谁敢戳那些个地方官员的脊椎骨,那就是找死,更何况是做文章。于是鲁迅便有了许许多多的笔名,那句“他周树人的事与我鲁迅有何相干?”的梗便是因此而来,更何况“迅哥儿”的家庭还不错,何必找那个苦吃。
说到鲁迅家世不错,这就得提到他早年间还留学过日本的事来,有《藤野先生》一文为证。可以说在留学期间鲁迅学会了许多道理,明白了没巴掌大的日本岛国凭什么能欺负有上亿人民的中国。那么之后鲁迅弃医从文也是顺理成章的事。鲁迅尽管身世优越且才华横溢,但他的笔下人物的形象住住都是底层人民,所谓“引车卖浆者流”,但这才是我把他写到这篇文章的原因,这让我感受到鲁迅是一个有人情味儿、心思如奶油般细腻的人。于是,我们能从鲁迅笔下看到一个个形象鲜明的人物。连名字都不被人记得,却能为“我”跑几条街买“三哼经”的阿长;自创“精神胜利法”,自我麻醉与欺骗的阿Q;迂腐、死要面子,但又能与孩子们分茴香豆的孔乙己。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干为孺子牛。在这清明节前后,我用此文章来緬怀我们的一个最真挚、最热忱的老友鲁迅,他以讽刺的手法解剖社会,却又以最悲悯的目光来看待他人。
鲁迅先生无意做诗人,偶有所做,每臻绝唱。(泉州市东海晋光小学六年级4班 张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