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一位向往泉州的台湾哲学家,在厦门参加会议时陷入纠结:去,还是不去?
如果按照他原有的决定,而“潜在的东道主”也顺其自然,便没有后来的一切故事。
偏偏是,这个“东道主”,与他素昧平生的我,执意打了几个电话,促使他下定决心,成就了一次意外而神奇的泉州之旅。
事情得先从另几位台湾友人说起。2005年秋,台湾学者陈瑛珣、吴贤俊、郭正谊三人来泉州作田野调查,泉台民间交流协会负责人设宴接风,我亦参与作陪。彼此都是熟识的老朋友,因此席间气氛显得热闹非常。谈兴正浓之时,贤俊郑重其事地说:伟明兄,有一件事想拜托,请你和协会能否帮小弟一个忙?
听贤俊介绍,他正在攻读博士学位,师从王邦雄、曾昭旭教授,他们是台湾治中国哲学的大学者,当今台湾新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过几天,王、曾两教授将要到厦门参加一个学术研讨会,中途有一天是安排在厦门参观,但他们两人对泉州文化情有独钟,想离团来泉州走走。只是两位先生都年过花甲,人生地不熟,希望泉州方面能有人照应一下。
这些年协会接待了不少台湾名学者,有几位就是经老朋友介绍而来的,我一口应允了。
有道是:好事多磨。犹如一场戏剧演出,剧本、舞台都已经备好了,开场锣也已敲响,主角却忽然不想上台。原来,王、曾两位教授是约好结伴而来,但学术会开幕式,主办方领导讲话大大超时,致使学者发言时间顺延。王先生作了演讲,曾先生却要推迟到次日下午讲。王先生不忍心撇下曾先生独自来泉州。
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心里颇不是滋味,为了迎接两位教授,我们协会已作了精心安排,如果取消岂不冲散了各方的美意?!我与王教授通了几通电话,恳切地对他说,你的前脚已踏进泉州了,放弃了真太可惜。
为了促成王先生之行,我又同贤俊通电话,请他去说服两位老师。半个小时后,贤俊电告我,他已说服了王先生,他一人前来,而曾先生也很通情达理,风趣地说先让王教授到泉州探探路吧。
次日10时,我的同事施文芳从厦门接来了王邦雄先生,在开元寺边门旁同他握手时,我心里悬着的一块石头才算落了地。在导游的引领下,我和文芳陪着王先生参观了百柱殿、千年古桑、甘露戒坛和东西塔。王先生在镇国塔前留影,称赞它是世界级的宝贝。
王邦雄既是满腹学问的大教授,更是一个平易和蔼的长者。午餐时,我们已像熟识的老朋友热情地交谈了。王先生说,他是台湾云林人,1941年出生,小时候家里很穷,所以一直上师范,享受公费资助。他的履历就是毕生教书,从教小学一直教到大学。他在“中央大学哲研所”做了17年教授,其间与好友曾昭旭教授一道创办了哲学刊物《鹅湖》,在台湾已有30多年历史,是所有哲学界人士必不可少的读物,他本人也出了30多种著作。
我们问他为什么想来泉州?他说,台湾人的祖先大部分来自泉州、漳州。作为一个学者,总有一种好奇心,要来看个究竟,到底泉、漳与台湾有哪些异同?他感慨地摇摇头说,我很惭愧来得太迟了,否则我会专门写出一本书。
下午游览老君岩,让王邦雄的泉州之行达到高潮。在此,王先生发出了相见恨晚的感叹!
王邦雄半生都在研究老庄哲学,出过《老子道》的专著,是台湾的畅销书,曾多次重印。此时,身处巍然屹立、郁郁葱葱的清源山下,站在栩栩如生、大智大慧的老君造像前,王先生仿佛跟随着时空流转,有机会与先哲进行倾心对话。
景区年轻靓丽的导游小黄,用带有闽南口音的国语向来宾讲解:
“老君造像雕于宋代,据《泉州府志》记载:石像天成,好事者为略施雕琢。石像高5.1米,厚7.2米,宽7.3米,席地面积为55平方米。大家请看,石像头戴风帽,额纹清晰,两眼平视,鼻梁高突,右耳垂肩,苍髯飞动,脸含笑容,左手依膝,右手凭几,食指与小指微前倾,似能弹物,背屏青山,巍然端坐,更显空山幽谷,离绝尘世。头、额、眼、髭、须等细雕刻独具匠心,逼真生动地表现了老人慈祥、安乐的神态,因而成了一种健康长寿的象征。泉州民间俗语说,“摸到鼻,一百二,摸到目,一百六”,意思是能立地摸到老君的鼻子,可以活到一百二十岁,摸到老君的眼睛,可以活到一百六十岁……小黄风趣的讲解,不时引发王邦雄的会心一笑。他细细地端详老君,又细细地品味赵孟頫手书的《道德经》,间或向我们介绍他的研究心得。他说,老子的《道德经》云: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跟“无”是道的两面向,又是道的双重性。此一“有生于无”的形上智慧,堪称老子思想最深刻的精髓。他进而用老子“道”的思想来为化解两岸关系僵局解套。他说,大陆应该要用“无”的心境去追求“有”,而不应该用“有”的心境去追求“有”。为何?“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称其大。”他解释道,在大小之间,要柔处下。“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道家的智慧,值得当代中国人深思。王先生又阐述道,当前两岸对峙与政治纷争,应该回归政治体制的对话来取得合法合理的解决,而不应以切断自家的文化传统,与走离自家的文化根土,作为抗争的筹码,那不仅是非理性的反应,对台湾人民也会造成深深的伤害。中华文化是两岸人民共同传承的文化资产,作为台湾人,对祖宗文化也拥有继承权、发言权与代表权,“中国”不应该是台湾人的忌讳,而应该是台湾人的荣耀。相信,这是一个长期耕耘中华文化的饱学之士的肺腑之言。
王邦雄依依不舍地目别老君,他不无惋惜地说,上个月我的《老子三书》又再版了,如果我早点到这里,书的封面一定就用这张老君造像!
一个多月后,我收到了王邦雄先生寄自台湾的来信,内容如下:
伟明先生阁下:
泉州之游,是此行意外的神奇之旅。生长在台湾,只晓得祖宗所从来,不是漳州,就是泉州;台湾乡音不是漳州腔,就是泉州调;而浓浓的文化乡愁,总环绕心头。这回是首度踏上闽南的土地,听闻隔离五十年的乡音,当然会有亲切的感动。寄来了诸多留在开元寺、老君岩、洛阳桥与九日山的身影,让一日游的文化寻根之旅,永远地进入记忆库珍藏。对我而言,上课讲学,均以老庄道家为主,看老君浑然天成的石雕像,似有回到几千年的老家之感。太上老君与至圣先师千古同步,我们的文化传统不论是世界观与人生观,几乎是《论语》与《道德经》所给出来。当代中国人不读这两部经典,就会痛失我们的文化国籍,而流落在世界的思潮里,成了无家可归的人。他日再去,一定会带几本我的著作前去,算是交流,更是回馈!
祝好
王邦雄 敬笔
作者简介
王伟明
1983年8月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长期从事理论政策文史等方面研究,并担任《泉州政协》、《泉州人大》等刊物主编。曾主编《中国共产党三明市组织史资料》(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郑成功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郑成功与台湾》(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等多部著作。在《中国政协》、《政协天地》、《人民政坛》、《泉州文学》等发表作品数十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