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遗城市泉州,以其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丰富多彩的文化遗存而彰显辉煌,而泉州花灯就是其中璀璨亮丽的一道风景。2006年泉州花灯成功申报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在保留传统技艺的基础上,锐意创新,不断繁荣发展,保持住中国灯彩的重要地位。
品说泉州花灯,离不开泉州闹元宵习俗,而闹元宵的重头戏之一便是围绕花灯而展开的“送灯”“挂灯”“睇灯”“赛灯”等习俗,见证了泉州民间灯文化的深厚内涵。泉州花灯从形式上可分为座灯、挂灯、提灯、水灯等多种。“座灯”顾名思义就是安放在地上“座着”的花灯,为各灯种中体积最大者。建国初期及以前泉州灯会中最为壮观的“鳌山”灯,相当于现在的超大型座灯。各种亭台楼阁,各种形式的挂灯集于一体,蔚为壮观。到了当代,座灯在传统彩扎工艺的基础上加入了声、光、电等科技元素,成为最能营造气氛的灯种。
“挂灯”也就是可以挂着的花灯。泉州的灯会以挂灯为主体,挂灯也最能体现泉州花灯与众不同的特色。闻名遐迩的刻纸灯、料丝灯、针刺灯,基本上是以挂灯的形式展现的。“提灯”指提在手中的花灯,灯体较小,提在手中,走街串巷,很是有趣。“水灯”也就是安放在池塘、湖泊水面上的花灯,造型多为鲤鱼、水鸭、天鹅等动物及荷花、莲花等花草,制作要求比较严密,用材也比较特别,以起到防水、透光的效果。
从制作工艺上讲,泉州花灯可分为彩扎灯、刻纸灯、刻纸料丝灯、针刺灯等多种。古时候的泉州花灯基本上都属于彩扎花灯,用竹篾做成灯的骨架,在骨架上蒙上各种染色的绸布或色纸,描上山水人物、花鸟鱼虫,有的则装饰有彩扎人物和飞禽走兽,贴上花边,装上珠穗,内放蜡烛或油灯,便成彩扎花灯。
刻纸灯用较厚的纸板做灯体,在纸板上描上图案,用刻刀刻出图案,再把刻好的纸板粘合成灯,后进行其它的装饰。刻纸灯靠粘合好的纸板相互支撑而成体,没有像彩扎灯那样使用竹篾做支架,因而被称为“无骨灯”。灯光从镂空的图案中形成透亮的光线,熠熠生辉。
清朝末年,泉州出了个刻纸大师李尧宝,他把刻纸工艺运用到花灯制作中,在刻纸灯镂空的图案中并排镶上玻璃丝,形成精美绝伦的刻纸料丝灯。光源透过玻璃丝形成折射,观众所看到的光源已不是圆形的灯泡,而是一条条长条形灯带,辉映出光的色谱,使花灯变得华丽高贵并带几分神秘感。从此成为泉州花灯的“代表作”,更是全国独创的花灯品种。
针刺灯是在刻纸无骨灯的基础上又发展出来的新灯种。它在纸板上用钢针一针一针刺出图案来,再把针刺图案拼接成灯;一旦点亮,光源从数以万计的针孔中透出,图案华丽透亮,晶莹剔透。
泉州花灯以其造型美观、工艺精湛而闻名于世,又以刻纸料丝灯和针刺无骨灯为代表灯种区别于全国其它地区、其它种类的花灯,在中国灯彩技艺中独树一帜。它融合了刻纸、雕塑、彩绘、彩扎、染色、绘画、书法等多种艺术,承载着民间工艺美术的辉煌成果;它的花纹图案和描绘的人物故事、自然风情给人予情操之陶冶、智慧之启迪。具有很高的工艺价值、文化价值和实用价值。
泉州花灯不仅娱悦了泉州人,也把赏心悦目的快乐传播到了世界各地。烘托节日气氛,美化城市景观,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服务对外文化交流,已然成为泉州一张烫金的名片。
【作者简介】
郭烨佳,1993年生,籍贯福建泉州。中国民俗学会会员,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获比较与公众史学文学硕士、历史哲学硕士、历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华人社会的民间宗教与信仰、中国文化史、闽南地方史等。现就职于福建省泉州市艺术馆,从事非遗研究与民俗学研究,已发表学术论文近10篇。
2024-12-18
2024-10-30
2024-10-28
2024-10-28
2024-01-19
2023-12-14
2023-12-14
2024-12-18
2024-11-30
2024-10-14
2024-10-09
2024-07-24
2024-10-30
2024-10-20
2024-10-11
2024-09-24
2024-07-08
2024-03-18
版权所有 © 福建省文化志愿者协会(www.fjcv.org)
志愿热线:0595-28881828 E-mail:fjcv66@126.com 闽ICP备17015848号-1
法律顾问:北京恒都(泉州)律师事务所主任 陈鸿才 | 广东华商(泉州)律师事务所副主任 李文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