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报 记者 薛帅
张婧报道 日前,《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等一系列电视节目持续火爆,它们以新颖、独特的方式对话历史,展示文物背后的中国精神、中国审美和中国价值,让观众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无穷魅力。文化遗产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因此,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传承、发展问题,也是今年两会代表、委员集中热议的话题。
探索符合国情的文化遗产保护之路
“围绕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结合扶贫攻坚,文物资源完全可以发挥独特优势。”在政协文艺界别讨论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表示,很多文物资源分布在贫困地区,通过改善贫困地区文物资源的保存环境,发掘文物资源展示潜力,将文物精准扶贫与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相结合,可以带动当地居民就近就业。“近年来,陕西安康汉阴凤堰古梯田移民生态博物馆直接带动核心区域的6个行政村近万人走上了共同致富之路。”刘玉珠举例说,文物可以在更大范围、更广区域、更高层次上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作出更大贡献,“这几年我们围绕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北京城市副中心、河北雄安新区、北京冬奥会等重大项目实施的文物考古、保护和展示利用,产生了良好社会效应。”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院长杨飞云一直关注古村落文化和非遗保护情况,“作为画家,我常去一些民风淳朴的偏远地区采风、写生。在那些地区的村落、寨子里,我看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仍然鲜活生动,那里留存着中华文化‘天人合一’的古老基因。”但杨云飞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这些古村落,尤其是村落中的许多民居建筑正在遭到遗弃,令人痛心。”
在杨云飞看来,如何在城市化进程中让这些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传承保护的问题亟待解决。他就此提出了一些建议:在保护和尊重原有古村落面貌的同时,打造相关的文化旅游基地;集中当地老一辈民间艺人开设传统工艺集中传习班,抢救濒临失传的传统工艺;通过对当地传统节日、文化仪式的传承,延续当地流传多年的传统文化基因。
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需要多方参与
在参加今年两会的诸多文艺界政协委员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藏族唐卡大师勉冲·罗布斯达让人印象深刻。“近年来,学习唐卡制作的人越来越多”,在他看来,多年来由政府主导推动的非遗保护事业成果显著。“在西藏,唐卡‘成长’得非常好。上个世纪末,西藏仅有几百人画唐卡;而现在,光我知道的就有2000多人。”勉冲·罗布斯达说。
“唐卡作品畅销国内外,在市场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这也激发了更多人参与到这项事业中来。”勉冲·罗布斯达表示,面对如此良性的传承发展趋势,希望唐卡工艺师们能继续磨砺技艺,在传统工艺的创新上有所突破。
“非遗传承需要各方共同参与,群策群力。应该把更多的传承人和学者专家纳入非遗保护、传承和创新的链条中。”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潘鲁生眼里,更有针对性地开发非遗资源,要走“保护、传承、创新、延伸”之路。潘鲁生表示,“保护”与“传承”是对文化“种子”的保护和培育
,而“创新”与“延伸”则需要让非遗资源与时代结合,让非遗走进当代人的生活。“可以跟文化产业密切融合,例如我们的传统民族工艺,在当代仍有很高的美学价值与实用价值,有极大的市场可以探索开发。”潘鲁生说。
激活新时代文化遗产的生命力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宝应县国凤刺绣厂技术总监莫元花带来了《关于重视加强乡土人才技艺传承的建议》。“珍贵的传统技艺需要人们代代‘接力’方能长久传承,如何吸引年轻人加入传统技艺传承人队伍,这是一个关系到部分优秀传统技艺能不能持续发展、会不会中断消亡的重要问题。”莫元花说。对此,莫元花提出了一系列建议:摸清乡土人才家底,分类建立乡土人才信息库;建立梯次培养机制,促进传统技艺顺利传承;健全职业评价标准,畅通乡土人才发展渠道;构建组团发展模式,带强乡土产业持续发展;放大人才带动效应,带动基层百姓增收致富。
在全国政协委员、天津美术馆副馆长卢永琇看来,加强新时代文化遗产社会功能体系建设与政策研究迫在眉睫。她认为,应建立文化遗产分级分类评估指标体系与相关数据库,完善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的相关政策法规。“以县(市)一级行政单位为主体展开文化遗产功能性分级分类调查,通过20年左右时间的积累,最终建立全国性的文化遗产社会功能体系与分级分类保护数据库;同时,制定完整的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标准、操作指南,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卢永琇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