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街,我突然想起了“市井”这个词。
古人围井而居,井字又有乡里、人口聚集之意,所以家乡也称“乡井”,离开家乡称“背井离乡”。一般世俗生活总离不开市井,所以有井才有生活,而西街最是一方常见市井云烟的地方。
泉州招贤社区的招贤双口井
井水倒影,像一个花瓶
如果说,天井是通向天空的一扇窗,那么水井就是通向地宫的一扇门。
开元寺对面象峰巷一水井
老街深巷的座座古厝里天井,几乎家家都置有一孔水井。大户人家甚至可以打上三口井;雨天走巷子,要留神脚下的井口。一位朋友说,他小时候到影剧院看电影,因边吃糖葫芦边玩还曾掉下井里去,幸亏双手及时地展开撑住。
西街为何有这么多井呢?
很简单,不过是为了省去一些脚力不用天天去小溪边挑水,便花上工夫、花些钱银,请了劳力耗上工时,穿土凿井,向地下深挖下去,十米,二十米,三十米,深浅不一,直至与地下泉眼相通,打出水来为止,这样一孔水井就诞生了。
开元寺门前在修缮,一口大井被打开
据陈允敦教授著书《泉州名井揽胜》所述:“自中古以来,泉州城内民用食水,大多掘土出水汲用,故水井繁多,数以千计……从田岩遗留的大小裂隙,储水量颇可观,深挖常可得泉清量斗的水井。”
泉州市区水井有公用井、私用井、灌溉井、消防井、化工井之分。古井名称各异,有叫炼丹井、有叫金刚井,还有叫两仪井、四象井、七星井、八卦井等等。旧时,西街路面每隔百米就有一井孔,有作家形象比喻古井化作一支古老的洞箫。
帽巷一水井
井沿大抵石料围成,有盖或无盖,有的井盘上铸铁围栏。主要得看主人的喜好。井的大小孔径不一,有的一丈许,有的只能容下一只水桶。如青草石凿成的光滑井盘、井栏,形态各异,既朴拙又灵动,点缀着街巷或者古厝的景致。老井水质特好,用它煮饭,稀饭糜烂得快,洗菜味鲜,烧开水特别甜,清冽可口,甘醇香甜。
井水另有一用,买两个西瓜丢进去,夜间拿水桶捞起,在深井上摆张八仙桌,“讲天捉皇帝”好不安逸、清凉。买几株龙眼或荔枝照样丢进去,同样拿水桶捞起来,井水潺潺,败火爽口。
记忆是可以在一个阳光娇好的日子泛滥的。我当年还曾用旧篮球修剪成两半的水桶等容器扔进井里,然后,掏出一泓清冽的井水来。
象峰巷的四眼井
有井就有人烟,有人烟的地方,就有规矩。
外太妈说,摔破的碗子不得扫倒,必须投入井中。过年时,年年有余,就要在除夕夜,把大大小小的水缸装满,并稍溢出,来年才有好兆头。
小时候,我还时常可见孝男到井旁“上水”。泉俗为人新亡后,孝男人等以新水桶到附近井中汲水,并投置二枚铜钱于井中,视为向“井神买水”。返回时盛一碗水置于烘炉上烧,为死者洗浴之用。剩水即倾倒在门前台阶。
裴巷人家里的水井
现在的水井基本都没在使用,或用水泥封住,或因房屋翻建而掩埋。
泉州有个文创园叫“六井孔”,位于华侨新村附近。井盘有六个汲水孔,故名“六井孔”。古井源于宋代,后因华侨归国办厂,被圈入工厂内,如今又被创意为“六井孔创意园”。
井亭巷71号处,大埕南端确有一孔井,重迭的石井孔上阴刻有“玉泉井”三字,凿之刻铭,十分古意。此井水从未干涸过,至今前来洗濯者不少。据说,这孔玉泉井就是古泉州城的鲤鱼脐。
井亭巷一水井
新街一水井
最有名气的水井要数曾井巷里的“状元井”。状元叫曾从龙,宋时1199年,他仅25岁便状元及第,位至端揆。他原名“一龙”,宁宗因赞赏其才识,逐御笔改名为“从龙”,累官至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曾从龙一生勤政爱民,为官清廉,致力于革弊兴利。
传说曾母勤劳贤淑,虽名宦世家,但生活俭朴,“不事华饰”,怀孕时,仍操持家务,竟然在房屋旁古井盘上生下状元儿曾从龙。如今,曾氏故宅已废。而墙壁上竖有“状元井”三字石刻,思念不已。字迹沉健有力,证实了故事的真实性。据有关部门考证认为是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曾从龙裔孙曾士谦所书。古井尚存,事过境迁。
旧馆驿一水井
陈从周教授来泉州时曾题词:“青山如画水如油,泉州未必逊杭州。”一个“水”字,打开人们冥想的空间。如今,我虽移居高楼,饮用自来水,虽也十分方便,但总是时常想起古厝旁的那孔老井。
湿漉漉的夜时月色抚慰着潮润的古井,明丽的灯火映照着迷蒙的大古厝。这里,如有家人出远门或漂洋过海之时,家里人须为其准备一瓶井水和一小包香土,让出远门人随身带走,寓意饮水思源,莫忘故土。而井水到了目的地后,会渗入当地的食品中煮食,据说,以此可治水土不服,有益身体。
我一直以为,有水的地方是灵动的,有井的家园是甘甜的。水,是命脉,更是文脉。水井是一块心灵净土,它能洁尘去污,让心灵得到栖息。人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有土有水,形成了“一方人”的文化基因。西街如此,何处不是如此。
2024-12-18
2024-10-30
2024-10-28
2024-10-28
2024-01-19
2023-12-14
2023-12-14
2024-12-18
2024-11-30
2024-10-14
2024-10-09
2024-07-24
2024-10-30
2024-10-20
2024-10-11
2024-09-24
2024-07-08
2024-03-18
版权所有 © 福建省文化志愿者协会(www.fjcv.org)
志愿热线:0595-28881828 E-mail:fjcv66@126.com 闽ICP备17015848号-1
法律顾问:北京恒都(泉州)律师事务所主任 陈鸿才 | 广东华商(泉州)律师事务所副主任 李文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