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邮箱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会 员 查 询
会 员 申 请
福州市民缘聚七夕 体验“针巧豆香七夕伴”魅力
来源:中新网福建 | 作者:黄榕琦 | 发布时间: 2018-08-20 | 17506 次浏览 | 分享到:



      8月17日莲藕穿针引线,手串茉莉花,七巧板比拼,七夕物品记忆……一系列充满趣味的传统民俗活动,令30余名到场的福州市民开阔了视野,直观地体验到了七夕节日文化。

  8月17日,正值农历七月初七,中国传统的七夕节。当天上午,福州市博物馆在该馆中庭内,举行了主题为“针巧豆香七夕伴”的七夕节主题文化活动。

  福州市博物馆馆长兼研究员张振玉表示,该馆每逢传统节日,都会以“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为载体,开展具有福州特色的“文物在我身边”传统节日活动。此次活动希望用更“接地气”的方式,在新时代赋予传统节日新内容,让年轻一代了解传统节日的根源,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他们爱国、爱乡、爱史的热情。

  活动开场,闽都乡学讲习所讲师、闽都文化志愿者蔡林老师带来了一场民俗文化讲座,讲述了七夕节的源流、发展及其背后的意义,令观众深入了解福州地方七夕文化。她指出,在福州文化中,七夕蕴含着邻里和睦、少女乞巧、小孩尊师重教的文化内涵。

  “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在悠扬的乐曲声中,福州百六峰诗社的陈明安、郑秀鸿2名老诗人,先后用普通话和福州方言吟诵了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作《辛未七夕》。一首首七夕主题的诗歌,观众们听得如痴如醉,无不为牛郎织女的悲情故事所动容。

  此次活动,主办方为市民准备了4项传统七夕民俗体验环节。“针桥赛巧”采取莲藕穿针引线的形式,让市民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心灵手巧。“莫离引线”将传统七夕活动与福州市花茉莉花巧妙结合,让市民在茉莉花的芬芳中,体味白首莫离的情义。“七巧同心”古今结合,用拼七巧板进行现代版本的乞巧。“巧思锦盒”令参与者记忆9种七夕相关物品,在无形中传播着七夕传统文化。

  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分蚕豆”这一福州特有的七夕传统民俗,该习俗据传演变自农历四月初八的浴佛节。古时,福州人在七夕互赠蚕豆,由于“蚕”在福州方言中谐音“缠”,分蚕豆就被赋予邻里友善、和谐共处的含义。据悉,福州市相关部门采纳已故民俗专家方炳桂生前的建议,于2006年七夕开办“邻里节”。邻里分享喷香的蚕豆,将助彼此抛弃芥蒂。

  市民陈女士携女儿一同参与活动,二人在“针桥赛巧”的游戏中默契配合并取胜。她向中新网记者表示,此次活动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及魅力,能让孩子们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从小打下关于传统民俗的基础;也能让市民近距离地了解七夕。

公告
更多>>
活动
更多>>
热门推荐